海博论坛·(中国区)官方网站

上级部署

省委书记韩俊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安徽篇章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安徽篇章

韩 俊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安徽省委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把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见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念兹在兹、寄予厚望,两次亲临考察,多次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为安徽发展全方位把脉定向,引领安徽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迈入了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通过扎实抓好主题教育,我们更深切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引领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总遵循、总纲领,是抓工作、干事业、谋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坚定不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开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牢牢把握融入长三角这个最大红利、最大势能,奋力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求突破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举措。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安徽全省域加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家庭,是安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借上长三角的“东风”,搭上一体化的“快车”,融入得越深入,获得的红利就越大;链接得越紧密,发展的势能就越强。
  
我们积极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坚持上海龙头带动,学苏浙之长,扬安徽优势,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共同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长三角产业链联盟,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苏皖合作示范区等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加快建设,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合作帮扶持续深化,148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30类高频电子证照互认通用、41项应用事项“一卡通办”,安徽优质农产品走上沪苏浙居民餐桌,在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等方面结出丰硕成果。

图片

2023年4月26日,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开幕。图为观众在交易会上参观。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摄

  
安徽已成为长三角的“正式生”,下一步还要争当“上进生”、“优等生”。我们将充分发挥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内陆腹地广阔、生态资源良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突出思想观念上的全面融入、体制机制上的等高对接,抓紧抓实科技联合攻关、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群辐射联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大旅游深度合作等工作,谋划推进一批牵动性、标志性重大工程项目,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牢牢把握安徽独特的区位优势,奋力在中部崛起中闯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的战略节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国“一盘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安徽居中靠东、南北兼具,区位条件优越,在中部崛起中前景可期。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创造美好前景。牢记殷殷嘱托,安徽自觉把工作放到中部崛起战略中来定位、谋划和推进,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着力构建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市场枢纽,积极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当前,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发展大有可为。我们将紧抓战略机遇,持续深化与中部其他省份的多层次对接,推动科技、产业深度合作,强化合肥都市圈与中部城市群协同发展,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对外开放等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积极推进皖江城市群、沿江交通网、重大生产力布局建设,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牢牢把握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这个抓手,奋力在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当先锋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是安徽的“金色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要求我们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安徽在全国科技创新格局中的特殊地位,也为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了方向路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谁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中先行一步、胜出一筹。我们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着眼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制定实施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指导意见,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打造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若干措施,全力抓好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全省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人才总量突破1100万,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万家,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领域持续并跑领跑,动态存储芯片、柔性可折叠玻璃等打破国外垄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连续7年保持11%以上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1.6%,制造业增加值迈上万亿元台阶,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光伏、新型显示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安徽过去“起家”靠创新,未来“发家”更要靠创新。我们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集成电路、高端仪器、低碳技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万亿级产业,建设智能家电、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10个超千亿级产业,特别是聚焦打造汽车“首位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努力让更多“顶天立地”的高科技转化为“铺天盖地”的生产力,让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牢牢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奋力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上走在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40多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宏大序幕。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发展了安徽、改变了安徽、成就了安徽。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叮嘱要好好记住这段历史,要求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
  
安徽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生态补偿、林长制、农业生产“大托管”、城市生命线等改革推向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开发区“标准地”等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县域医共体等改革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链接全球,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增进国际交流合作,全省市场主体突破700万户,中欧班列(合肥)累计发行超过3300列,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一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我们将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抓好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做强开发区、自贸区等开放平台,提升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展会能级,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努力从内陆腹地迈向改革开放新高地。
  
牢牢把握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奋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树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安徽生态环境优美,承担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的重任,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叮嘱我们,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检验着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成色。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狠抓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实施环巢湖十大湿地、城市雨污分流等重大工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81.8%,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高到86.1%,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十年禁渔效果彰显,“鸟中国宝”东方白鹳重现巢湖,“水中国宝”长江江豚逐戏皖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在江淮大地成为常态。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起抓,扎实开展“绿美江淮”行动,推进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南、皖西生态屏障“四廊两屏”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绿色金融,畅通生态“高颜值”到经济“高价值”的转化路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牢牢把握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个重中之重,奋力在建设农业强省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作示范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安徽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三农”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6年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2022年给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亲切回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图片

图为2022年4月24日,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兴隆镇三山村的万亩梯田已经蓄水耕种,朝霞映照形状各异的梯田,云雾轻拂散落田间的村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安徽日报社供图 江建兴/摄

  
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政治责任,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全省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72%,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92万公里,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万亿元。
  
当前,安徽正处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关键时期,也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我们将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种业振兴行动,聚力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用好“土特产”,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全力打造徽风皖韵、“醉”美乡村,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勇当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的排头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省,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走在全国前列。
  
牢牢把握为民造福这个最大政绩,奋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价值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一系列重要论述,饱含人民领袖深厚真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激励着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安徽连续多年把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484万贫困人口过上小康生活,开展老年助餐、安心托幼等10项暖民心行动,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健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机制,以点带面解决民生难事,提前3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平安建设连续10年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为江淮儿女带来满满获得感、美美幸福感、稳稳安全感。
  
民之所望,就是政之所向。面对江淮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我们将始终把群众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既重视“富口袋”又重视“富脑袋”,既看“大多数”、“平均数”又关心“极少数”,构建“民声呼应”工作平台体系,面对面感知民声民意,实打实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生育托育、社会保障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奔头。
  
牢牢把握“三严三实”这个净化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奋力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不停步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重要论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阐明了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我们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遵循。
  
近年来,安徽坚持以“三严三实”为标杆,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严厉惩治不收敛、不收手行为,扎实开展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一改两为”行动,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省上下讲政治、守规矩、正作风的态势不断巩固,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的氛围日益浓厚。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把“三严三实”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对“关键少数”尤其是“一把手”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大力培养选用“忠专实”、“勤正廉”的干部,深入惩治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努力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
  
回望走过的路,江淮大地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归根到底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亲自关心的结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忠诚之志、担当之勇、干事之能、奋进之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更加壮丽的安徽篇章。

来源:《求是》2023/15

编辑:琚常佳
海博论坛担保